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议题 >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运用
推进人工智能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
来源: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 发布时间:2019-12-05 17:32:04



推进人工智能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

——在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晓云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成功举办!下面,我就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情况及上海法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作一发言。

  一、深化应用,中国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潮中,中国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2016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首次提出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前沿的“智慧法院”。经过这几年不懈的努力, “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推进智能化网上办案,提升智慧审判工作质效。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核心业务。目前,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大力推进基于电子卷宗的网上办案,开发智能化审判辅助系统,辅助法官制作裁判文书、开展庭审活动、预判裁判结果,提升审判质效。开发运用类案推送系统,满足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法律、案例、专业知识的精准化需求。其中,上海法院“金融案件智慧审判”系统已实现金融审判数据分析及风险预警、庭审文书中英文互译、智能辅助办案等功能。

  (二)深化执行信息化,提高智慧执行工作能力。为破解查人找物难题,中国法院建设了覆盖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6家单位联网,对各种财产形式做到全面覆盖、一网打尽。为破解规避执行难题,还建设了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系统,与国家发改委等60多个单位合作,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同时建立国家统一的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在高风险的司法拍卖领域实现了违纪违法零投诉。

  (三)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提升智慧服务工作水平。为构建阳光司法机制,践行司法为民,中国相继成立了杭州、北京、广州三家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法院着眼于网络空间治理,将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与多个企业平台对接,实现电子证据的提取和认定。为维护网络安全、化解涉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等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同时,为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还研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国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多元调解、网上送达等服务,实现了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让群众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为可能。其中,上海法院的12368诉讼服务平台就是借助“移动微法院”和上海市“一网通办”系统,推动诉讼事务跨区域远程推送、远程办理,实现跨域诉讼服务。目前上海已与京、津、苏、浙等十地法院实现跨域立案“全线贯通”。

  (四)以规范精准为导向,提升智慧管理智能化水平。中国最高法院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了基于个案信息的全国司法审判数据自动汇聚。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为精准化的数据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法院研发应用“上海法院审判执行监督预警分析系统”,针对审判执行过程中的21个重点风险环节,通过分析审理期限异常度、裁判结果偏离度等风险指标,对审判权运行中的风险实时监督、预警。

  二、深度融合,上海法院不断开创智能化审判新发展

  上海高院在最高法院的指导下,不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案件办理和庭审辅助中,研发“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软件,开创了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深度应用的范例。

  (一)开发和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该系统充分运用图文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司法要素抽取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识别证据、理解证据、分析证据,辅助法官检验审查证据、准确定罪量刑。今年以来,我们首次运用语音识别、智能抓取、自动关联等多项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行开庭庭审,实现庭审、文字记录及证据材料抓取实时同步进行。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102个常见罪名的证据标准制定,覆盖上海一审刑事案件总数的95%;录入刑事案件7.3万件。系统已在上海公检法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并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使用。

  (二)开发和应用“民商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我们将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拓展至民商事、行政案件办理中,建立了办案要件库、证据规则库等12个数据资源库,将办案要件指引及证据数据模型嵌入系统,辅助法官归纳争议焦点、采信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民商事、行政审判新模式。目前,该系统具备证据审查判断、争议焦点归纳等19项功能,完成了20个案由的办案要件指引,覆盖上海一审民商事、行政案件数的57%,录入案件29.8万件,显著提升了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

  三、展望未来,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谁拥有人工智能,谁就拥有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深入发展,司法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中国法院将继续全面深化“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科技,深入推进“司法+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中国法院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司法应用场景全覆盖,促进人工智能与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讼服务、在线调解、庭审、裁判、执行等所有诉讼环节深度融合。二是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深度研发和运用,通过海量数据的深度自主学习,不断提高类案智推、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的精确性、可靠性。三是进一步推进“法律+人工智能”跨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既懂人工智能又懂法律知识的专业化队伍。

责任编辑: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编:100745 总机:67550114 举报电话:67556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3036号